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桃園國際機場捷運 - 青埔機廠參訪記
這次因為系上軌道學群的課程而有機會來參觀桃園機場捷運的青埔機廠,這也是這麼多次工程參訪以來第一次的參觀機廠
青埔機廠位於A17站旁,提供車輛維護、駐車,並設有變電所以及行控中心,是機場捷運當中非常重要的設施
這次的參訪主要以車輛及軌道設施的介紹為主,本文將搭配照片及影片為讀者做詳細的解說
以往的工程參訪,在正式開始之前都會先聽取簡報,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
而在簡報開始之前,大家都拿到了一份書面資料,內含相當多車輛、軌道系統方面的資訊
之後進入機廠內部,由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車輛的設計
車體由川崎重工製造
黑色膠圈包住的部分是金屬彈簧,是轉向架的主懸吊裝置
另外車輪內圈紅褐色的部分為煞車碟片,不過機場捷運列車的煞車主要還是以電氣煞車為主,時速降到8KPH以內才會使用碟煞
次懸吊系統:空氣彈簧。當列車的荷重增加(乘客增加)時,空氣彈簧會打入更多空氣,使列車地板可以維持與月台等高
由於機捷的列車採第三軌供電,因此在列車兩側設有集電靴,列車行進時會與第三軌接觸進而供應列車電力
在輪緣的部分有一個裝置為其塗上石墨作為潤滑,減少過彎時對輪緣的磨耗
空氣煞車系統,顧名思義就是透過空氣來啟動碟煞
目前國內的電聯車大部分都具有這類煞車系統,下次在月台等車時不妨注意看看列車車廂下方,應該都會有類似這樣的氣閥管線
列車和列車之間的自動連結器,透過這個裝置可以連通空氣煞車系統以及電子控制信號等等...
不過最重要的功能當然是牢牢地和前面的車廂鎖在一起
另外,在連結器的上方三個條狀的構造為防爬器,在列車「萬一」不幸追撞前車時,可以防止後車彈起來爬上前車,破壞掉前車的車廂
接下來進入列車的內部參觀
因為直接從駕駛室的門進來,所以看見了一般沒有機會可以看到的駕駛室設備
直達車的內裝與一般的捷運車廂非常不同,座椅的設計反而比較類似火車的車廂
此外,內部的塗裝皆採亮面,視覺上讓人感覺更加的明亮
分成三支的立柱讓旅客可以更容易撐扶
由於機捷的服務對象包含出國、歸國的旅客,因此特別設置了行李架供旅客置放大型行李
另外還會有專門放行李的行李車廂加掛在列車後,不過這次並沒有看到該種類的車廂
如果將行李放置在座位下方,有這樣的支架可以防止行李在上坡時向後滑
座位還設有閱讀燈、書架,頗有商務艙的感覺
面對面座位的旁邊還設有疑似用來擺放飲料的架子,不過總覺得機捷充滿了陡坡和大彎,飲料很容易滑倒,而且...
基本上車廂是禁止飲食的,所以將飲料帶上車之後千萬不要不小心順手拿起來吃吃喝喝XD
另外因為有網友提問:座位會不會很擠?
因此追加一張同學們坐滿座位的照片,個人覺得除了那個面對面四人座的部分可能會碰到對面乘客的腳以外,應該是沒有太擠的疑慮!
直達車停靠的車站如下,不過機捷將分兩階段通車,第一階段並不會通到台北車站
且這裡的台北車站,指的是台北雙子星大樓,而非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台北車站
抵達台北雙子星大樓之後,需透過地下通道進行站外轉乘台北捷運系統
接下來參觀了行控中心,不過整個設施都還在施工階段,所以沒有在此停留太久
之後行控中心會負責機場捷運線上的列車運轉調度,可以說是捷運系統的大腦
最後來到駐車場前方的軌道,進行軌道鋪設的解說
這時候看見了成排的普通車停在場內,趕緊把握機會多拍幾張w
一行人行走在軌道上,除了在平溪線以外應該不太有機會這麼做
藍色的扣件和軌道的顏色呈現鮮明的對比
機廠內的彎道曲率半徑較小,這個黃色的扣件可以利用道渣的摩擦力來固定軌枕,進而維持軌道的安定,正線上則沒有使用這種扣件
軌枕的部分可以看見一顆一顆的點點,那是鋼筋的斷面
在軌枕內加入鋼筋可以增加其承受彎矩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比較不容易壞
道岔,也就是讓列車可以切換到不同軌道的構造
這邊需要一個叫做「轉轍器」的東西,讓道岔的尖軌可以左右移動,改變列車前往的軌道
尖軌配置了滾輪,讓轉轍器推動尖軌時可以減少摩擦
打開轉轍器的控制箱,可以看到電子裝置以及馬達
當然,沒有什麼零件是不會壞的,因此轉轍器也有手動模式,以應付電子設備故障的情況。工作人員特別為我們示範手動操作轉轍器的方式作為Ending:
這次難得的機廠參觀之旅就在此結束了。
雖然我個人應該沒有機會使用到這條捷運線,但是仍然希望這條線可以早日完工通車
因為機場捷運肩負了國門的軌道運輸、台北桃園的通勤運輸以及台北市西區的都市開發等使命
完工之後相信在很多層面都可以為這個社會帶來正面的效益
期待機捷第一階段通車,屆時一定會到這裡走訪三重至中壢沿線各站!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